全球股市

热门搜索:概念股金融股票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

这类基金密集限购!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近期,随着跨季资金价格的季节性抬升和再配置收益率的提升,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回升。为防止净买入资金涌入后摊薄目前的持仓收益,多只货币基金密集宣布“闭门谢客”。

受访人士表示,随着跨季逆回购的逐步到期,流动性方面保持合理宽松,货币基金收益率预计将伴随回落。

货币基金扎堆暂停大额申购

10月16日,银华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自2023年10月17日起暂停银华惠增利货币市场基金代销机构的机构投资者500万以上的大额申购(含定期定额投资及转换转入)业务。

针对暂停申购的原因,银华基金在公告中表示,是为“最大限度保护现有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

而自10月13日起,兴全货币市场证券投资基金暂停接受大额申购,理由是“为了保证基金的平稳运作,保护基金持有人利益。”据不完全统计,双节长假后暂停大额申购的货币基金还有富国天时货币市场基金、上银慧增利货币市场基金、中欧骏泰货币市场基金、东方金证通货币市场基金等。

货币基金暂停大额申购,可能和资金的大规模涌入有关。华南一位基金经理表示,近期随着市场整体利率的走高,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也从之前的跌破2%逐渐回升,目前不少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都超过2%,有些甚至超过3%。

沪上一家公募基金经理则表示,三季末跨季流动性较为紧张,季度初一般为资金面较为宽松的时点,相应的资产收益率也会相对低,一般情况下,不是主力配置的时点。此时货币基金关闭大额申购,是一种负债管理的手段,不接受申购,就不会摊薄目前的持仓收益,保护持有人利益。

货基收益率或会逐步下行

从数据来看,货币基金的收益率近期从之前的跌破2%逐渐回升,目前不少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都超过2%甚至达到3%以上。

对于部分货币基金的收益率近期回升的逻辑,东方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副总经理郑雪莹分析称,9月以来,随着跨季资金价格的季节性抬升,短端利率中枢整体上移。

“货币基金作为流动性管理的工具,主要投资于短期限品种,如回购、同业存单、超短融等,这部分资产的收益率也伴随着资金价格的上移而有所回升。货币基金久期较短,再配置收益率有所提升,整体推动7日年化收益率随之上行。”郑雪莹说道。

中欧基金基金经理张东波称,首先,9月份短端资产收益率上行,再配置之后,持仓收益会有提高,其次,三季度末的回购利率较高,而逆回购是货币基金配置的一种资产,占比最多可达40%,在9月最后一周配置一些4%-5%的14天逆回购,短期内对组合收益的提高比较明显。

张东波进一步判断,随着跨季逆回购的逐步到期,加之季度初资金面的宽松,再配置收益较低,货基收益率将会逐步下行。货币基金,回归本源,是一种流动性管理工具,投资者应依据自身的流动性管理需求,进行配置。

郑雪莹认为,四季度流动性方面,仍存在着跨季跨年的季节性扰动,政府债缴款等因素也将对资金面有所扰动。整体而言,预计步入10月,跨季对短端带来的冲击或将有所修复,进入11-12月,流动性仍伴随着时点压力,或将有所收敛。

“货币基金定位为低风险的流动性管理工具。对于投资者来说,应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流动性敞口和风险承受能力来进行配置,承接短期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她补充道。

编辑:乔伊

审核:木鱼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太平洋金融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来源:@究竟视频微博【#存款利率全线跳水#:#5年期大额存单利率超速下滑#】6月19日,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发布5月银行存款利率报告,数据显示,定期存款利率全面下跌,中长期利率进入“1时代”,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平均利率倒挂严重。该份报[全文]
    2025-06-23 02:05
  • 转自:中国金融杂志导读:信托业回归本源应同时关注三个方面:巩固制度定位、深化业务定位、明晰行业定位作者|翟立宏‘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文章|《中国金融》2025年第11期从2021年开始,中国信托业回归本源的问题就一直是学界和业界关[全文]
    2025-06-16 01:53
  • 本报记者彭妍近期,中小银行掀起新一轮存款利率调整潮。多家农商行、村镇银行相继宣布下调定期存款利率,调整后,部分机构五年期整存整取利率最低已降至1.2%,跌破国有大行1.3%的同期利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存5年不如存1年”的利率倒挂现象在中[全文]
    2025-06-09 00:27
  •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文章来源:新华社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与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做好股权信托财产登记工作的通知(试行)》(以下简称《通知》)。随着《通知[全文]
    2025-05-26 02:26
  • 转自:北京商报新一轮存款降息落地,活期存款利率逼近零,定存利率迈向“1”时代。“降息潮”之下,银行理财作为“存款替代”的地位被进一步明确,众多储户开始重新审视闲置资金的投向,将目光转向收益表现较好、风险相对适中的短期限理财产品。但需要关注的[全文]
    2025-05-25 23:36
  • 刊首语:年岁更迭,云帆共济,新浪财经重磅推出“寄语大资管”新年特别策划。来自银行、保险、信托、AMC四大行业的30位资深人士携手新浪财经,分享“大资管”时代新思考,把脉后疫情时代的投资之路,共同寄语2021!创新引领下的信托业转型模式与趋势[全文]
    2025-04-24 21:24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太平洋金融 jinrong.shxwr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