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

热门搜索:概念股金融股票

当前位置: 首页 > 保险

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 | 守护钱袋子,远离非法金融陷阱

专题:2025年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

来源:泰康人寿保险

非法金融活动的定义

非法金融活动是指未经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实质从事货币、支付、吸收存款、贷款、保险、证券、基金、期货、外汇等各类金融业务活动的行为。

非法金融的常见“画皮”

在追求财富增长的道路上,不法分子往往利用人们的逐利心理,编织各种“高收益、低风险”的骗局,严重威胁着我们的财产安全和社会金融秩序。认清危害,识别套路,是守护自身权益的第一步。

1. 承诺“稳赚不赔”或“超高回报”:利用高息诱惑(远超银行理财、国债等正规产品收益),宣称“保本保息”、“躺着赚钱”,违背基本投资规律。 

2. 虚构项目或模糊资金投向: 投资项目描述模糊不清、夸大其词(如“前沿科技”、“国家秘密项目”),或资金去向不明。

3.无资质或超范围经营: 平台/个人未取得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颁发的相关金融业务许可证,却吸收存款、销售理财产品、进行证券期货交易等。 

4.利用亲情、友情进行“杀熟”: 通过熟人介绍、群体效应施压,降低警惕性。 

5.要求“拉人头”发展下线: 以高额提成为诱饵,鼓励投资者发展他人加入,形成典型的“金字塔”或“庞氏骗局”结构。 

警钟长鸣:触目惊心的典型案例 

案例一:e租宝非法集资案 

手法: 安徽钰诚集团旗下“e租宝”平台,虚构融资租赁项目,通过电视台、网络等大肆宣传,承诺9%-14.6%的年化收益,吸引公众投资。

后果: 非法吸收资金超过500亿元,涉及约90万名投资人。最终涉案两公司被处罚金19亿,26人获刑(两主犯无期徒刑)。该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非法集资案之一。

警示: 看似光鲜的平台背景和广告宣传,加上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稳定”收益,往往是精心设计的陷阱。务必核实平台资质和项目真实性。(来源依据: 中国法院网)

案例二:“善林金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手法: 善林(上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在全国开设大量线下门店,以承诺还本付息为诱饵,通过销售虚构的不同期限、不同收益率的理财产品等方式,向不特定社会公众非法募集资金。

后果: 非法吸收资金共计736亿余元,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法定代表人周伯云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警示: 线下门店的“实体感”容易让人放松警惕。无论线上线下,未持牌销售理财产品、承诺固定高回报,均是高危信号。(来源依据: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信息)

筑牢防线:实用防范指南 

1. 核实资质是前提:在投资前,务必通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可查询银行、保险、信托等机构)、中国证监会官网(查询基金、证券、期货公司等)、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官网等权威渠道,查询该机构或个人是否具备从事相关金融业务的合法牌照或许可。未持牌经营即属非法! 

2.警惕高息诱惑: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对任何宣称“保本保息”、“无风险高回报”的产品保持高度警惕。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是铁律。 

3.看清资金去向:要求对方清晰说明投资项目具体内容、运作模式、资金流向和风险控制措施。对语焉不详、云山雾罩的项目描述,果断拒绝。 

4.抵制“人情”绑架:即使是亲友推荐,也要保持独立判断,基于理性分析和资质核查做决定,切勿因抹不开面子而盲目投入。 

5.远离“拉人头”模式:凡是要求你发展下线才能获取收益或提成的“投资”,极大概率是传销或庞氏骗局,应立即远离并举报。 

6.学习金融知识:主动学习基础的金融、理财和法律知识,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关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等官方机构发布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信息和风险提示。 

7.保留证据,及时举报:投资过程中注意保存合同、协议、转账凭证、聊天记录、宣传资料等关键证据。一旦发现可能受骗或遭遇非法金融活动:(1)立即停止追加投资。 (2)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3)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或地方金融监管局举报

金融安全无小事,防范意识是关键

面对花样翻新的非法金融活动,我们唯有擦亮双眼,增强辨别能力,牢记“核实资质、警惕高息、看清投向、抵制诱惑、理性投资”的原则,并积极利用官方渠道查询和举报,才能有效守护好自己的血汗钱,共同维护健康稳定的金融环境。 请记住:任何承诺“稳赚不赔”的暴利神话,最终都可能成为吞噬财富的无底深渊!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太平洋金融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6月27日金融一线消息,山东金融监管局发布批复,核准安中涛泰山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的任职资格。[全文]
    2025-06-30 02:07
  • 300个统筹地区迈入即时结算时代!医保改革再提速——来源:中国医疗保险“过去医院要垫付、要等待,如今每天都有医保资金入账,这是我们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及时雨’!”最近,诸多医院对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试点成效感慨颇深。医保基金作为群众的“看病钱[全文]
    2025-06-23 00:57
  • 地方金融监管局“三定”(即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后的内设机构均已披露。近段时间,各地方金融监管局纷纷在官网披露了内设机构的信息,也有地方金融监管局在近一轮人事调整后更新了相关局领导信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系统实施的是“四级垂管”架构,在[全文]
    2025-06-16 00:18
  • 本报讯(记者韩昱)据财政部6月12日消息,为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保险合同》(财会〔2020〕20号,以下简称新保险合同会计准则)的指导,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新保险合同会计准则的通知[全文]
    2025-06-15 23:30
  • 专题:2025年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 来源:泰康人寿保险一非法金融活动的定义非法金融活动是指未经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实质从事货币、支付、吸收存款、贷款、保险、证券、基金、期货、外汇等[全文]
    2025-06-09 01:53
  •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作者:张博然在政策暖风的加持下,险资密集布局权益资产。近日,中国太保宣布加码500亿元投向权益资产。然而,在新会计准则下,资本市场“双刃剑”效应加速显现。2025年一季度,受股债市场回调影响,该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全文]
    2025-06-09 01:12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太平洋金融 jinrong.shxwr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