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

热门搜索:概念股金融股票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投

100万存款3年利息少9000元 又有银行宣布:下调!

近日,渤海银行发布公告,称自5月5日起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此外,记者注意到,浙商银行、恒丰银行也发布公告,对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进行了调整。

每经记者走访沪深以及华北地区多家股份行,有银行表示,目前调整的主要是存款利率,与之挂钩的理财、保险类产品的利率也会跟着下调。也有银行提及,此次调整不涉及大额存单及特色产品。

据了解,此次银行调降利率始于去年9月中旬,彼时国有六大行以及多家股份行均相继发布公告,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而此次三家股份行对利率调整后,我国十二家股份行存款挂牌利率调整已悉数完成。

对于今年存款利率是否还会进一步下调,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从趋势看,国内经济稳步恢复,国内消费和投资逐步回暖,近年来超额储蓄存款逐步回归常态,对部分中小银行进一步调降存款利率构成阻力。

三家股份行调整存款挂牌利率

5月5日,渤海银行发布公告称,自2023年5月5日起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具体情况如下:活期存款利率由0.35%调整为0.25%;三个月、半年、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均下调10个基点至1.33%、1.59%、1.85%;二年期、五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均下调25个基点至2.40%、2.95%;三年期整存整取由3.25%调整为2.95%,下调了30个基点。

据此计算,最新调整后,100万存款定存3年利息减少9000元。

此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一年、三年、五年期利率下调10个基点,分别为1.33%、1.59%、1.85%,通知存款利率未变,一天、七天利率为0.55%、1.10%。

除了渤海银行,浙商银行4日也发布公告,称将自5月5日起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

此外,恒丰银行同日表示,将于5月5日起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具体来看,活期存款利率调整为0.25%;三个月、半年、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均下调至1.30%、1.55%、1.85%,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调整为2.40%、2.95%和2.95%。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调整为1.40%、1.65%和1.65%。

记者注意到,今年4月份,广东、河南、湖北等地部分中小银行已对存款挂牌利率进行了下调。

对于部分中小银行跟进调降挂牌利率,周茂华指出,一是近年来国内居民储蓄快速增长,远高于趋势水平,存款市场整体表现为供大于需;二是我国积极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合理让利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等薄弱环节和重点新兴领域,银行持续让利实体经济,部分银行净息差压力增大。

据悉,早在去年9月15日,国有六大行便齐发公告宣布,自2022年9月15日起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从调整幅度来看,定期存款(整存整取)降幅普遍在10-15个基点。

随后,包括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等九家股份行紧跟国有大行步伐,下调存款利率。

据记者统计,渤海银行、恒丰银行以及浙商银行三家股份行利率跟进调整后,我国十二家股份行存款挂牌利率调整已悉数完成。

实地探访:有银行称此次调整不涉及大额存单

随着挂牌利率的调整,银行网点实际执行的存款利率又如何?

5月5日下午,记者来到上海地区某股份行网点,工作人员表示该行的存款利率5月5日开始下调。根据门口张贴的《关于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的公告》,该行自5月5日起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

有银行网点张贴下调存款挂牌利率的通知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宋钦章 摄有银行网点张贴下调存款挂牌利率的通知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宋钦章 摄

活期存款方面,个人、单位存款年利率均调整至0.25%。定期存款方面,三个月、半年期、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整存整取存款产品年利率分别调整至1.30%、1.55%、1.85%、2.40%、2.90%、2.95%。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和存本取息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存款产品分别调整至1.30%、1.55%、1.85%。

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该行调整的主要是存款利率,与之挂钩的理财、保险类产品的利率也会跟着下调。

同日下午,记者来到深圳地区的一家股份行网点,看到网点内立着三年定存3.25%的牌子,记者以客户身份咨询该利率是否为今天(5月5日)下调。网点内工作人员称,4月份之后就下调了,近期没有调。

记者拨打了华北地区某股份行的客服热线,该人士称此次调整不涉及大额存单及该行的特色产品,仍与4月份相同。

一季度多数上市银行净息差继续下行

存款是银行最主要的负债来源。我国银行的存款占全部负债的比例一般在70%左右,且绝大部分利润来自于存贷差,因而净息差会影响银行的营收,是评判银行盈利能力的最重要指标。

在目前政策利率下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背景下,银行业息差持续承压,整体呈现下行趋势,多家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农商行净息差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2年年底,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为1.91%,较2021年下降17bp,是自2010年披露该数据以来首次跌破2%。Wind数据显示,2022年,A股上市的国有行和股份行,仅个别银行净息差有所上升。

多家银行在年报中提到,去年净息差收窄,是受2022年LPR多次下调与市场利率中枢下移影响,存量贷款重定价及新发生业务收益率下行,导致生息资产收益率有所下降,叠加客户存款定期化,推升计息负债成本。

而在今年一季度,除了个别银行,绝大多数银行净息差再次收窄。40家披露一季度末净息差的银行中,仅4家银行净息差较去年末持平或有所提升,其余则有不同程度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部分银行的净息差已低于1.8%。根据此前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的《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净息差低于1.8%将会影响参评金融机构的合格审慎评估得分。

对于今年银行是否还会降低存款挂牌利率,周茂华认为今年净息差会保持稳定,目前经济在复苏回暖,企业的融资需求在改善,以及银行保持净息差的压力,都限制了银行进一步降低存款利率的动力。

周茂华指出,后续存款利率下调更多取决于存款市场供求状况以及各家银行自身资产负债、净息差、经营等方面情况。“从趋势看,国内经济稳步恢复,国内消费和投资逐步回暖,近年来超额储蓄存款逐步回归常态,对部分中小银行进一步调降存款利率构成阻力。”

记者|赵景致 宋钦章 潘婷 张宏(实习)

编辑|廖丹 卢祥勇 易启江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太平洋金融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A、H股市场持续波动,存款收益接踵下调,银行理财收益也不见起色等,个人理财陷入两难。面对市场的窘况,投资人越发茫然,哪些产品能够接力或补位成为年度投资佳品,是投资者关心的焦点,目前增额终身寿险、外币存款和黄金或是资金端[全文]
    2023-06-01 04:01
  • 财联社5月23日讯(编辑 杨一骏)4月存续理财规模环比增长,且5月以来新发理财继续回暖。伴随住户存款下降,机构表示,存款出现理财化现象。一方面,有债市走牛,理财业绩回暖的原因;另一方面,存款利率下调使得理财产品重新变得有吸引力。同时,银行理[全文]
    2023-05-25 04:00
  • 疯狂揽客、销量猛增之余,对于银行、险企而言,销售窗口期剩下的时间或许不多了。“抓紧机会,锁定3.5%的预定利率,下周这款产品就要下架了。”近期在广东的储户王亿(化名)频繁收到银行客户经理的信息轰炸,向她大力推销某款增额终身寿险产品。事实上,[全文]
    2023-05-24 04:01
  • 被各种商家营销套路侵害权益?买到的商品出故障投诉无门? 黑猫投诉平台全天候帮您解决消费难题【消费遇纠纷,就上黑猫投诉】转自:北京商报在买保险的时候,你是否注意到了“免赔额”,还是在需要理赔的时候才发现有免赔额而失望摇头?5月22日,上海高院[全文]
    2023-05-24 04:01
  • 2022年各大银行理财公司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相较其他类型资管产品仍然表现稳健。随着各大银行2022年年报披露,银行理财子公司作为近年来新兴的金融产物,业绩也集体亮相。众所周知,去年是银行理财全面净值化元年。这一年中,受市场波动和经济下行等[全文]
    2023-05-20 04:00
  • 转自:北京商报从“四地四机构”扩容至“十地十机构”,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养老理财产品已进入常态化运行阶段。产品净值表现、分红回报成果如何?5月17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经过了较长时间的调整,此前出现“破净”的养老理财产品已逐步恢复净值,开始[全文]
    2023-05-19 04:00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3 by 太平洋金融 jinrong.shxwr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